7月19日,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执法人员接到群众举报,某黑作坊涉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的腻子粉等涂料。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此格外的重视,立即展开调查。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投诉举报后立即前往现场。黑作坊厂房内发现有十余种不同标识、不同厂名、厂址的腻子粉和砂浆等涂料,执法人员当场查封扣押涂料79.215吨并责令当事人立马停止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
因案情重大,关系民生,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于当日予以立案,并根据包装袋显示的品牌、厂名、厂址等信息,逐一向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哈尔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商标所有权人等进行核查。
经过数月的调查,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查明:当事人于2020年4月至2021年7月期间共计生产涂料四百六十余吨,其中381.785吨已经销售完毕,无法追回;且涉案品牌、厂名厂址等绝大多数为虚构、编造,并非真实存在。
经过调查,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认定:当事人系无证无照经营,并擅自使用伪造、假冒的厂名、厂址用以包装其违法生产的腻子粉、砂浆等涂料。
当事人对上述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并立马停止生产行为,积极努力配合调查。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罚款85000.00元以及没收违法来得到的的行政处罚。
涂饰商情记者整理各城市涂料市场资料发现:市面上不少假冒伪劣的三无产品仍鱼目混珠,盗用商标以假乱真、混淆等级以次充好、张冠李戴逃避检测、无视标准粗制滥造、偷梁换柱牟取暴利等市场乱象,让我们消费者防不胜防,也让正规生产企业头疼不已。
造假售假黑作坊:偷人家的概念,抄人家的设计,仿人家的材质,窃人家的创意,盗人家的版,模仿得一模一样,价格却比正规产品便宜,外行的消费者根本没办法辨认,有时连业内人也不好辨认。
目前国内涂料生产厂商成千上万家,良莠不齐,巨头吞并越演越烈,具有品牌优势的企业自然在市场之间的竞争中独占鳌头。但那些中小涂料企业却在夹缝里生存,随时面临行业大洗牌。
由于税负高、房租高、用人成本高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再加上疫情冲击、涨价潮冲击、市场萎缩、订单减少、生产经营成本快速上升,众多企业面临行业生存危机,行业洗牌加剧,不少中小企业抗不住压力而面临倒闭破产。
涂饰商情记者在全国企业破产重组案件信息网了解到:2021年上半年,已有数百家涂料企业申请破产。今年涂料人的寒冬,明显更冷了。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为了逐利,有些人难免会转为“地下黑工厂”的方式继续运营。
涂料黑工厂相比于那些正规的工厂成本要低得多。从过往被曝的涂料黑工厂来看,涂料造假黑工厂大多分布极其隐蔽,大多租用城乡结合部的民宅,往往生产场地狭小、设备简陋、不具备质量控制和检验测试手段。而且房主一般也不管房屋租赁用途,也没有对租客的有效身份进行登记,给查假打假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有些甚至要消耗近一年的时间才能追踪其源头。
此外,黑工厂一般工人较少,有些甚至只有两三人,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极低,却一年动辄就几十万元的收入。
一些“知假买假”的人也刺激了涂料黑工厂造假行业的发展;一些为减少相关成本获取最大利润的装修游击队或者工长,在替业主代买涂料时特意要求购买假涂料;而在工装市场,一些人会要求“要便宜点的品牌货”;还有业内人士认为,“有些代理商可能嫌品牌涂料商给的利润薄,随着房租、人力等各项成本的上涨,挣不到钱的代理商就有可能作假,比如10桶里掺一桶假漆,以减少相关成本。”这些都直接引发了造假行业的猖獗。
从涂料产品来看,由于涂料是半成品,做成形似很简单,但具体质量如何则需要配合施工才知道,表面上无法分辨真伪。而一旦开桶以后即使消费者发现是假货,但由于很难证实这就是从商家处购买的原产品而非更换过的产品,也很难追究到相关售假的责任人。
相比利润而言,违法成本低很多,也是导致不少人继续造假卖假的原因。涂料黑工厂一旦被发现,也就简单的罚款勒令停产搬迁而已,打假往往力度不大,不持久,并未有更加严肃有效的处罚,不能够从根本上杜绝造假行为的再次发生。大家似乎约好一样,抱着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指望着逃脱法律制裁,屡抓屡犯。抓了一批,过段时间又跑到另一地方继续他们制假造假活动。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利益。利益,从来不是一个遥远的词,它切切实实存在我们的身边。
对涂料市场来说,越是品牌油漆越是被造假,真桶卖假漆,以假乱真,让我们消费者陷入各种泥潭。
涂料打假还需要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弥补法律漏洞,不要给黑工厂可乘之机,增加造假售假者的违法成本,一经发现必须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