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700多年前的汉魏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已开始生产和利用虫白蜡。当时的白蜡主要是向皇室进贡制作蜡烛照明,还有一部分用于医药。峨眉山白蜡起源于隋末唐初,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川蜡是清代的贡品之一,产量约占全国的80%左右,峨眉又占全川的一半,“世界白蜡首推中国,中国首推四川,峨眉又居四川之首”的美誉由此而来。其中峨眉白蜡中的“米心”白蜡,表层白硬,起柑皮状皱纹,内中无孔,细微如已煮之米,是成品蜡中的上品,常作为国际市场上衡量白蜡质量、划分等级的标准。作为贡品的白蜡多为米心白蜡。据记载,20世纪初,峨眉山年产白蜡320吨,远销亚洲、欧洲、美洲,被世界各国人民视为珍品。上世纪60年代初,峨眉白蜡产量仅9.05吨,为历史最低点。1994年至1997年间,年产量恢复到129吨,创新中国成立后历史高点;1998年因农村产业体系调整和缺乏组织性,产量降到40吨。
“近年来,在全国白蜡生产持续偏低的情况下,峨眉白蜡异军突起,从始至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形态趋势,2003年创下年产166吨的高产纪录,占全国白蜡产量的80%以上。预计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多一些。目前峨眉山市白蜡大户(挂虫250公斤)有200多户。”近日,峨眉山市白蜡研究所负责人王雪林和记者说。
盛夏8月,当火红的太阳肆意地灼烤大地的时候,峨眉山绥山镇麻柳村和川主乡赵河村这两个峨眉白蜡主产地,树梢上却亮晃晃“雪”满枝头,远远望去,好一幅“冬日雪景图”。王雪林和记者说:“现在正是峨眉白蜡收获的季节,经过近一年的生长,白蜡花已挂满枝头。如果不是今年六七月份天气的原因,今年峨眉白蜡的收成会更好。”绥山镇麻柳村总人口1200多人、326户人家,其中从事白蜡生产的就有260多户,是峨眉白蜡生产专业村。该村前支书黄凤珍和记者说:“我们村世世代代都有生产白蜡的传统,去年我花了7000元本钱,卖白蜡收入14000元,亩收入3000元左右。白蜡生产是我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我家修房子花了7万多元,全靠白蜡收益。可以说,没有白蜡就没有我的房子。去年我们村新种蜡树、女贞树10多万株,准备扩大生产规模。”
王雪林告诉记者,目前峨眉白蜡生产方式原始、粗放,组织化程度不高,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大。最关键的问题是峨眉白蜡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但却没有自己的交易市场,而河北省东光县不产白蜡,却成为中国的白蜡交易中心,这一点可以让我们深思。
“最近,我们已与日本达成协议,向日本出口蜡花。这对我们进一步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白蜡的需求量约每年100吨,国际市场上日本的用量较大,与日本国的合作,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关系着白蜡产业的发展形态趋势。”王雪林欣喜地告诉记者。
“要使峨眉白蜡产业更好地发展,一是资产金额的投入问题,如何建立适应专业化生产的虫源基地和白蜡生产基地;二是怎么样提高组织化程度问题,如何实施标准化生产。”王雪林对峨眉白蜡提出自己的看法。
点评:应当说,目前峨眉白蜡的生产还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蜡农的市场意识还较为淡薄。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部分蜡农为利所驱,在头蜡中加入二蜡,以次充好,生产“母猪蜡”。这好比“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一但峨眉白蜡这一牌子被砸,受损的仍是我们的蜡农。我们大家都希望有关部门能行动起来,讲诚信、树品牌,共同促进峨眉白蜡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