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植树造林是四川省盐亭县的一张靓丽的名片。早在1986年,盐亭县就荣获了“全国绿化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盐亭的“桤柏混交”技术已在全国四千多万亩国土上推广运用,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特殊贡献。
盐亭人民艰苦奋斗,改造自然,大干快上,坚持年年育苗,年年植树,切实做到育、造、护一齐抓,终于用苍绿铺盖了的红土,在造林绿化的征程中谱写了经济腾飞的壮歌。
盐亭富驿地区丘陵起伏,宜林地多,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古草木繁茂,山青水秀。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富驿地区林业得到迅猛发展,富驿人民因地制宜,在植树造林的同时,全力发展经济林建设,取得了绿化、经济双丰收。
自古以来,富驿地区就有栽桑养蚕的传统,是农户和集体的一项主要经济收入,至今还流传着“栽桑点桐,子孙不穷”的说法。解放前各户桑树均属土种,桑叶产量低且质量差。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不断引进桑树新品种,进行嫁接改良。集体化后,十分重视桑树的栽种。互助组时,就由群众推选蚕农代表育苗管桑。成立人民公社后,蚕茧成了各生产队的重要经济来源。各生产队成立3至5人的蚕桑小组,负责桑树的育苗、栽种、剪枝、嫁接、管理工作。直到70年代,完全淘汰了本地土种,提高了桑叶的产量和质量。
1980年,盐亭县决定将花林、复明(石笋村)、富驿(跃进村、前丰村)、金安(团结村、高峰村、新华村),建成蚕桑基地,达到人均桑树153株;三岔、永泰、雄关人均桑树148株。富驿区大力培育桑苗,栽种桑树,发展蚕业,到1982年,富驿区蚕茧已过万担。
雄关公社荣光四队,在1968年以前是“吃粮靠返销,用钱靠贷款”的穷队,当年专业组长秦发远带领专业组员坚持年年育苗,充分的利用田边、地边、溪边、路边补齐栽满桑树。由1968年的人平45株发展到1980年的人平143株,养蚕由20多张纸发展到166张,收入由1000多元增加到1.8万元。
由于栽桑规划合理,栽植密度适当,树型培育整齐,经济效益显著,受到省、地、县领导及有关专家、教授的好评。1980年至1981年,全国有8个省、280多个地、县的领导干部、科学技术人员、院校师生1.6万多人次来队参观。
1981年4月,全国在镇江召开的蚕桑学术交流会上,展出了荣光四队的“四边桑”照片;1982年春夏之交,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导演魏川生等来川拍摄蚕桑科教片《种好四边桑》,主要也是按照荣光四队“四边桑”的栽植、养型、管理情况拍摄的。
1957年至1959年间,遂宁专区常跃武副专员在复明乡抓点,发展桑林1300余亩,到处桑树成林,地边、沟边、路边桑树成行,前来参观者誉称“天下第一桑园”。1962年,省府在复明四村五社召开全省部分县长现场会。梨园村至今仍被定为市、县养蚕基地,年养蚕达1000张纸以上,是盐亭县、绵阳市养蚕植树先进村。
油桐树所产的桐油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油,是重要的工业油料植物;它具有迅速干燥、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桐油还拥有非常良好的防水性,大范围的使用在建筑,油漆、印刷、农用机械、电子工业等方面。旧时中国民间大多用用桐油做燃料的灯盏来照明。
种油桐树在富驿地区历史悠远长久,它是农户和集体的重要经济收入。民国时,乡、保就劝民种桐,于地边、坡埂及荒山种植。解放后,油桐树归集体所有,各生产队统一栽种、统一管理、统一采收,油桐籽由富驿粮站统一收购。每次造林时,也由生产队派专人挖窝点种。历来,各级党政十分重视油桐树的种植和发展。
1985年,县府决定将富驿建成为10万株油桐基地,及金安、花林建成油桐生产基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建设也相应转型,国家不再收购油桐,林业结构也相应发生了改变,油桐完全失去经济的主体地位,油桐树也逐步被淘汰。
白蜡,又称梣,因树上放养白蜡虫,故取名白蜡树。白蜡是一种药材性植物,是一种名贵天然药物。白蜡树附生的白蜡虫是一种具备极其重大经济价值的资源昆虫,所产白蜡用途很大,大范围的应用于医药和工业等领域。
上世纪70年代初,白蜡在市场上出现了供求矛盾。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决定全力发展白蜡生产,1972年在四川南充地区召开了有全国15个省市中的130多个市县代表参加的全国蜡虫白蜡生产现场会。盐亭县供销社派驻富驿发展多种经营的干部李树周,作为绵阳地区参会的两名代表之一出席了会议。随后,盐亭掀起了全力发展全力发展白蜡生产的高潮。
富驿区从广元、西昌等地组织运回女贞树种3000多斤,分发各生产队就地育苗栽树(旱白蜡);又从西充、峨嵋等地组织回插蜡树枝条18000多斤,分发有条件的溪边、沟边和田边栽插,利用雨水季节在山边插枝繁殖。
通过一年的规划试点,三年的普及发展,五年成林并见成效,到1978年,实现人均蜡树超100株,且在1975至1977年三年的群众性造蜡树林的过程中,实现了三沟四边九组十湾二十八面山包成片腊树林的喜人景象,获得县上的通报表扬和奖励。
在此期间,为了抢季节,富驿区的区乡多经干部、分社经理,为组织调运分发插水白蜡枝条,基本上没有回家过年。李树周同志更是日夜战斗在营造蜡林的第一线,在富驿一住就是九年。为富驿地区白蜡生产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永泰公社在县土产公司的支持下,把各生产队队长和白蜡生产技术员组织到各地参观学习,提出发展蜡树为基础,培育蜡虫是关键,夺取白蜡高产是目的的思路。栽植蜡树人平超100株,73年就有幼、壮蜡树100360多株。六大队陈家井建立了“盐亭县蜡虫白蜡科研组”,聘请了富驿中学生物教师蔡正邦为顾问,就地选拔了部分高中毕业的回乡青年作技术员和科研员,并得到西南农学院王辅教授、南充师范学院郑海科老师的大力支持。
富驿区年最高产蜡5.3吨,精心培育出优质蜡虫8000多斤,除本区自用,县内调剂供足外,还支援了梓潼、三台、射洪、遂宁、德阳、绵竹等县所需虫种3000多斤,打破了过去滇虫蜀调的作法,走出了自育虫自挂蜡的自力更生道路,并获省、地、县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奖励,永泰公社也被绵阳地区命名为:“白蜡之乡”。
富驿地区烧柴历来靠茅草、青杠、黄荆、马桑及各类刺藤、杂草、芭茅及农作物稿杆。随着人口的持续不断的增加和三年“”,原有的丰富植被严重毁坏。在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烧柴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重大难题之一。农户年缺烧柴达5个月之久。富驿、永泰、复明等地许多大队生产队,每天都有不少青壮年成群结队前往南部县丘垭、黑坪区水灌等大山拣柴,往返路程达60余里。
1963年9月,四川省林业厅将盐亭列为川中47个缺柴县之一。1964年1月,绵阳地委办公室情况简报第二期《一点建议》中对盐亭称:“一路上发现山大坡光,群众要求解决燃料问题的呼声震耳。”1974年7月,绵阳专署批转县林业局《关于全力发展薪炭林解决农村燃料问题的报告》中指出,全区有盐亭等十县烧柴特别缺乏,一般一年要缺3至5个月烧柴,严重的达7个月以上。
在县委、县府的领导下,富驿地区全力发展薪炭林建设。采取乔木与灌木结合,植树与种草结合。在60年代,共种植洋槐、青杠11950余亩,种植芭茅、马桑、黄荆种籽13500公斤。70年代,大力营造桤柏混交林,并于林中间种马桑、茅草,以解决农村长年烧柴缺乏的疾苦。绿水青山重现,薪炭燃料缺乏的状况得到了改善。
如今,盐亭人民早就利用上了本地丰富的地下天然气资源,完成天然气普及工程,已经彻底告别了靠烧柴生活的时代。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