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前沿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方向,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在新旧动能逐步转换之际,我区不断完善各类扶持政策,推动新兴起的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多点开花到集聚增效,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初步形成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体系,正为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盛夏时节,走进贵港市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鑫辰车业公司的生产车间,只见流水线上机械手翻转飞舞,有条不紊地运作工序,一套套电动车配件依次下线。公司负责人介绍,机械手臂24小时连轴转,效率比人工提高了3倍以上,效益翻了数番,“产品供不应求,预计今年产能达30万台套。”
眼下,贵港正利用地缘等优势面向东盟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积极构建“广西第二汽车生产基地”——华奥、腾骏等70多家新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企业已落户,新能源汽车“贵港造”,也在这里渐成气候。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我区工业发展的新增长点,是优化工业结构、开拓消费市场、促进产业升级的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
在距离贵港100多公里的柳州,新能源汽车行业同样方兴未艾。柳州上汽通用五菱宝骏汽车推出的宝骏E100,是这座城市生产的新能源汽车最佳代表作。
这款被称为“城市出行新物种”的新能源汽车,因其环保、经济、便捷等特点,已成为消费者新的出行选择。上市仅5个月,订单量已超万辆。如今,在柳州市的大街小巷,这款车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上汽通用五菱一汽车仓库内,数千台五颜六色的宝骏E100格外惹眼,不日它们将被送往全区各地乃至全国各地。从最初上市投放数百辆到现如今每月销售数千辆,仓库不少工作人员说,他们见证了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此消彼长的销售趋势。
近年来,我区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正经历着令人瞩目的“换挡提速”: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换,实现更快速的发展。轨道交通、机器人制造、碳酸钙新材料、生物制药……一个个新兴起的产业项目,从无到有,从弱变强。
石墨烯作为一种战略性、前沿性新材料,已经被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列为重点发展的新材料。近年来,我区成功开辟了一条石墨烯产业化之路:组建石墨烯产业联盟,培育骨干企业;引进了高层次人才,建立广西石墨烯研究院和石墨烯产业园;建成国际领先的三维石墨烯中试基地,打造新的产业链条……
近几年,我区发展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取得重要进展,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企业超过500家,轨道交通、纯电动汽车、全铝车身新能源汽车、光电集成、锂离子动力电池等一批新兴起的产业迅速崛起,有色金属新材料、高性能稀土新材料、锰基新材料、核能、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利用、生物制药等领域取得突破并形成一定竞争新优势,对广西工业长远发展起到重大引领作用。
“你仔细看,无论从哪个角度,珠光材料所呈现出来的颜色都是不一样的,同时也无须担心它对人体有危害,它无毒无味,已达到食品级认证。”在坐落于鹿寨经济开发区内的广西七色珠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展厅里,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方超的介绍,令参观者无不惊叹。
该公司在7年前还是一家不起眼的小公司,如今,它所生产的产品,出口到全球10多个国家,2017年出售的收益达1.89亿元。近年来,其凭借独占性的人工合成云母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解决了我国天然云母材料依赖从印度进口的难题,同时,以此技术为基础而研发的新一代各类珠光材料,大范围的应用在汽车涂料、化妆品、塑料、陶瓷、印刷、皮革、油漆、汽车、飞机等领域,在国内外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日益广阔,成为了“中国制造”的又一代名词。
该公司的崛起,带动开发区实现新材料这一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加速集聚规模发展的工业格局。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数十个新材料企业(项目)落户开发区。
大力培育新兴起的产业,不能单打独斗参与竞争,而是要打通上下游,完善和延伸产业链,形成集群式发展。
北海,这个以白浪沙滩闻名的海边城市,如今已成为北部湾经济区的“硅谷”。近年来,随着一批批重点项目和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在北海落地生根、发展壮大,北海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形态趋势逐渐增强,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华丽转身。据统计,全市电子信息企业已逾300家,其中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59家,从业人员约4万人。
现在的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广西新兴起的产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2017年,北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产值1322.96亿元,同比增长13.5%,占全区电子信息产业“半壁江山”。
串珠成链,发展一批新兴起的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高效发展迫在眉睫;聚焦资源,打造一批有产业集群特征的园区和产业基地,更是势在必行。
今年年初,我区印发了《促进广西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创新发展实施方案》。该方案提出,要以提质增效、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为核心,鼓励全区各国家级经开区推进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和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在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等领域,加快培育一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形成产业链;每个国家级经开区都要集中力量培育1-2个有集聚效应的新兴起的产业集群。
从多点开花到集聚增效,从布局优化到共同提速,今后新兴起的产业的集群发展,将会成为推动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和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强力引擎。
5月3日,柳钢2号360平方米烧结脱硫尾气深度净化项目的核心设备——湿式电除尘器成功上电升压运行,标志着柳钢烧结、球团尾气深度净化改造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通过粗除和精除,可以大幅度降低脱硫尾气中的颗粒物和雾滴含量,使烟气更加干净、更加透明。”柳钢烧结厂副厂长陈阳介绍说。
近年来,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优先安排资金加大环保设施的建设力度,累计投资约70亿元,建成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烧结球团烟气全脱硫、高炉烟气干法除尘等50多项技术先进的节能环保项目,有效确保了工业废水净化处理后循环利用、废渣全部综合回收利用,废气均净化处理,余热余能均回收利用。
“生产与生态相得益彰,绿色发展正成为柳钢驱动增长、引领转型、优化环境的新追求和新动能,展示出柳钢逆势发展的新活力。”柳钢副总经理施沛润表示。
其实,柳钢只是八桂大地上众多“绿色发展”企业的代表之一,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主动布局绿色产业链、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持续完善生态型铝产业基地建设……诸多企业的积极作为,为我区工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插上了“绿色翅膀”。
而除了传统产业的“绿色革命”之外,以研发环保装备、环境监视测定设备、污水处理设备、垃圾处理设备为主的节能环保产业也在八桂大地蓬勃发展。
这一新兴起的产业分布于南宁、柳州、桂林、北海和贺州等地,广泛涉及环保装备生产、污水废弃净化处理、环境监视测定设备和新型材料研发等领域,是当前我区具有公司数最多、产品传统属性强、发展前途看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其中,南宁高新区节能环保产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尤为引人注目。在优厚的政策扶持和培育引领下,园区内聚集了包括博世科环保科技、汇泰环保、中海环境等一大批优秀企业,部分企业还成为国内外节能环保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
在玉林市福绵区,节能环保产业园二期工程建设正紧锣密鼓地推进中。作为广西首个专业节能环保产业园,同时也是华南地区首个水电汽热统一供给、第三方治污、治污设施先于企业建设的综合类环保产业园,玉林(福绵)节能环保产业园以环保和成本优势,吸引东部地区大量纺织、印染、服装加工公司入园,形成服装、机械制造、配件生产与表面处理、环保建材四大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目前,入园企业已达100多家,还有近200家企业相继报名,涵盖印染、浆纱、纺织、服装等行业。可以预期,未来第三方治污、治污设施还将迎来又一轮红利。
新机遇,新思路,新发展。随着我区各大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风生水起,现在正大步走上经济发展“主战场”,成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重要支撑,成为新一轮竞争中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打造结构转型升级版的新引擎!
35℃以上高温卷土重来!广西闷热“桑拿天”将上线年不变,南宁市长塘横渡汇聚两岸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