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科技向下扎根 经济向上生长
添加时间: 2023-12-05 00:26:40   作者: 爱游戏app体育

  又是一年初夏时。度过了北国漫长的冬季停工期后,长春新区一大批项目纷纷上马、开工。其中不乏长光卫星航天信息产业园等一系列由中科院做技术支撑的高科技项目。

  从1978年的那个春天起,中科院长春分院以及院属的“三所一站”就肩负起了吉林省创新发展的重任。尤其在长春新区“蜕变”的过程中,印象中一群只会“埋头苦干”的科研人员开始走向台前,出技术搭平台,为企业牵线搭桥。中科院长春分院凭借自身雄厚的人才、设备和实验环境基础,参与并见证了长春新区从一片泥洼地到科技公司集聚地的发展过程。

  “科技终究是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日前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正常采访时,中科院长春分院院长王利祥说,“科技向下扎根,经济才能向上生长。”

  如何让企业与科研院所达成协作,让成果“落地开花”,最大限度地商业化、产业化,直白地说,是个“找对婆家嫁对郎”的问题。而中科院长春技术转移中心(以下简称长春技术转移中心),在其中扮演的便是“媒婆” 的身份。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孵化器大部分还停留于场地、管理等基础层面的服务,长春技术转移中心依托中科院在全国100多个科研院所的后备力量,为科技型公司可以提供了发展的关键元素科研技术和成果。

  长春技术转移中心主任李冰说:“我们就是要做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粘合剂,将他们串起来,共同致力于吉林省经济的发展。”

  长春技术转移中心通过“院内集成、院外联盟、建设平台、聚焦主题”,凝练成果转移转化、创客服务、知识产权运营、投融资服务等8项服务功能,让科研成果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科研室,更是通过扶持高新技术企业把成果搬到了大市场。

  据科技处处长侯鹏介绍,2010~2016年,长春技术转移中心围绕生物、材料、电子三个核心方向为北湖科技开发区引进/孵化47家科技型企业,共推动603项中科院技术成果在吉林省落地转移转化,带动企业新增出售的收益685亿元。

  为了更好地培养创新人才,长春技术转移中心还承办了“中科创客创业创新大赛”。2015首届大赛便吸引了70余个团队报名,募集项目超过100个。今年,第二届大赛也进入了如火如荼的报名阶段。

  面对层出不穷的“挖人”手段,面对一山还有一山高的福利诱惑,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如何明智的选择,成了高层次人才面临的又一个问题。

  当时,光机所正与深圳华大基因合作研发高通量基因测序仪项目。进行成果转化时,深圳市政府为了让此项目在该市落地开花,提出了优渥的条件:如果整个项目团队能带到深圳,将提供100套现房。 对此,光机所的选择是拒绝。

  长春光机所所长贾平说:“我们虽然是国家级的研究院所,但我们是吉林这片土地培养出来的。我们不仅要从吉林汲取养分,更要回馈吉林。”

  与此同时,在如今孵化器如春潮般涌现、又如退潮般消散的情况下,面对同质化的冲击,吉林省光电子产业孵化器有限公司&长光T2T创业工作室却走出了一条“人才+成果”的新路。

  “有机会,就把成果孵化在吉林;没机会,就通过技术入股让资金流回吉林。”贾平说,“搞科研的人不善于表达,但是我们也想做一个内心有温度的孵化器。”

  有技术、有人才、有企业、有市场,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齿轮便会开始运作,资金的加入则让整一个完整的过程运行得更加顺畅。

  “最开始,我们也想与企业合作,但面对大量的研发资金,双方都无力承担。”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所长特别助理、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科技总公司总经理那天海说。

  “最终在吉林省政府的全力支持下,2013年6月,吉林省中科应化化工新材料孵化器有限公司成立。它的成立开创了政府与研究所联合共建科学技术创新型企业的先河。”那天海说。

  经过3年的发展,目前化工新材料孵化基地已有10余家科技型创新企业在孵,在孵项目20余个。其中,与四川新力电源共同建立的中科光电(长春)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额已突破亿元大关。

  2005年,吉林省批复设立吉林省与中科院科学技术合作高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中科院研究所及其所属高新技术企业在吉林省实施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

  2005~2016年,中科院长春分院引导235个项目与吉林省企业建立合作。截至目前,省院合作资金共引导中科院42个研究所与吉林省150余家企业和事业单位开展合作,占中科院研究所总数的2/5。省院合作1.19亿元的种子资金带动近10亿元外部资金的投入,累计创造产值约272亿元,培育了“气法精炼新技术产业化及高端材料制备”“电动汽车一体式热管理机组开发与产业化”等一大批成功的科研成果产业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