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案例
古人真的会吞金了结自己吗?金子没有毒为何吞金会致命?
添加时间: 2024-08-05 23:33:24   作者: 爱游戏com

  在古代,由于阶级压迫斗争很多人的生存面临着挑战,再加上教育水平不高,轻生自杀现象相比较于现代社会十分常见。普通下层老百姓因为受压迫,被剥削无法安稳生活;身居高位的人,又要面临封建制度下权力的争夺,往往是此消彼长,风水轮流转。

  普通百姓大多会选择投河、投井、用利器等方式;而有钱有权之人,就算死也要更“高级”一些,大多是喝毒药;而被困的武林高手,为了坚守节操,则是咬舌自尽;还有一种较为少见的方式:吞金。对此,其实从现代的角度很难理解,是金子有毒吗?还是刺破了肠胃?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一探究竟。

  在现代社会,金基本上已经丧失了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用途,大部分都被用作了饰品。因此金属大多圆润光滑,再加上冶金技术的进步,金属的纯度大幅度的提升。因此金子很难至死,因为金子本身是无毒的,并且光滑小巧的金饰品也不会伤到人。

  但在古代社会,金子作为一种通行货币,稍微有点资产的家庭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储备,大户人家里的贵人更是贴身携带着一些金子。这些为吞金提供了前提,相比较与现代社会,在古代金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

  那么为什么在古代吞金就会致死呢?原因有两点,或是说有两种致死原因。第一是金子本身无毒,但由于古代冶金技术有限,其中所含杂质有剧毒。第二则是小型金块外表锋利,吞金后,金块刺破了肠胃,最后导致吞食者死亡。那么在古代都有哪些名人吞金自尽,接下来这两位就是相对出名的吞金自尽的“名人”。

  清朝末年昏暗无道,国力衰微,屡次遭受列强侵袭却无力抵抗。多少仁人志士以身殉国却无力回天,在北洋水师最后一战中就有五位将领自杀殉国:丁汝昌、刘步蟾、戴宗骞、杨用霖、张文宣。但其中戴宗骞的贡献与牺牲存在着较大争议,就在他能否被称作英雄这样的一个问题上没有人准确定义。

  戴宗骞在最后一战中发尽全力,却无济于事,最终吞金自尽。这是一个民族英雄的行为,但是往前看看,却会发现这一切都是因果有报。是他自己的不良行径导致了最终的失败,这也是他能否被称作英雄的争议点所在。

  原来,在最后一战前,戴宗骞就长期压榨士兵,最过分的就是压军饷。他声称为避免士兵中途退出,所以压了士兵一年的军饷,在士兵退伍或者牺牲时会悉数归还,但其实他自己早就把钱花掉了。这直接引发了军队凝聚力不足,最终的失败也就是必然了。历史记载戴宗骞到刘公岛后,自知罪不可恕,吞金自杀。

  张敏是明朝的一个太监,其实他是一位功臣,只是死在了封建制度上。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大明一探究竟。张敏当太监时,是为明宪宗效力。众所周知,明宪宗专宠比他大十九岁的万贵妃,因为两人曾经共患难,有稳定的感情因素。但是万贵妃当了皇后之后,就变了,她不允许任何其他的贵妃受宠,这也是故事的开始。

  突然有一天,明宪宗临幸了一位姓纪的宫女,并有了一个儿子。万贵妃不允许任何宫女和皇帝有孩子,于是就派张敏把孩子杀死,但张敏于心不忍,偷偷地把孩子养大了。后来万贵妃得知了,一病不起,最后病逝了。皇帝十分愤怒,张敏担心皇帝迁怒于自己,就吞金自尽了。

  但不得不说,张敏是位好人。他收留了小孩,是于心不忍,更是为了国家前途考虑,因为万贵妃不能生育,国家没有继承人。并且,这一个孩子就是后来为大明王朝带来了弘治中兴的明孝宗朱佑樘,张敏对大明王朝也算是有着非常大贡献,却因为对皇帝的恐惧而自杀,这不禁会让人感叹:封建制度吃人!

  吞金自尽,其实充满了心酸。有金却还是不得不自尽,对他们来说,能吞金就是在那个时代最后的尊严,在漆黑一片的大封建时代,有谁能独善其身,荣华富贵最后得到善终呢?那个时代,随时都有人会在权力的游戏中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