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诊断白肺他建议“第一时间用中药避免非必要CT检查”——这篇“医学建议”火爆朋友圈
添加时间: 2024-02-28 07:23:02   作者: 水泥 干粉砂浆 楼板

  某8岁女孩因连续两天发热咳嗽,被送到卫生院就诊,医生建议到医院拍片。于是父母火速将孩子带到某三甲医院做CT检查,结果发现“白肺”症状,提示大叶性肺炎,高度怀疑支原体感染。

  由于就诊及时且诊断准确,女孩在住院12天、经过一系列有效治疗后,病情好转并出院。

  经过新冠疫情时期科普的熏陶,很多读者都知道,白肺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肺炎表现。通常来说,当肺部的炎症比较重,渗出较多的时候(

  在以上案例中,当患者面临严重的肺部感染威胁时,医生做出了及时的医学诊断,并实施了有效的治疗措施,从最大限度上避免了病情的恶化甚至是悲剧的发生,堪称

  然而在《从发热咳嗽到白肺仅2天!这个中成药一定要早用》的作者眼中,却成了“

  首先,作者觉得,一旦孩子感染或有症状,一定要第一时间用中药。并具体推荐了一种叫做“防风通圣颗粒”的中成药。

  以上两项,无论哪一条,对于当下饱受呼吸道感染威胁的少年儿童来说,均具有严重误导性和潜在伤害性。

  首先,文中“一旦孩子感染或有症状,一定要第一时间用中药”所述的“第一时间”是什么时间?是确诊以后的第一时间?还是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症状的第一时间?

  如案例所述,医院对患者实施了“治疗的措施主要有抗感染、雾化吸入、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等治疗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如果按照作者的建议,第一时间给孩子服用“防风通圣颗粒”,效果会更加理想吗?

  “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瘰疬初起,风疹湿疮。”

  由此可知,该药物并无治疗肺部感染的功效,无论是“第一时间”服用,还是用于替代

  “抗感染、雾化吸入、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这一系列治疗措施,均无任何医学依据,甚至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

  根据药典的记载,“防风通圣颗粒”的成分包括:防风、荆芥穗、薄荷、麻黄、大黄、芒硝、栀子、滑石、桔梗、石膏、川芎、当归、白芍、黄芩、连翘、甘草、白术(炒)。

  麻黄碱又名麻黄素,是一种生物碱,化学式为C10H15NO,临床上麻黄碱常被用缓解因呼吸道感染所引发的咳嗽症状。

  然而,咳嗽症状得以缓解,并不意味着“白肺”能够被治愈,甚至可能因患者的咳嗽症状被缓解,导致延迟就医,进而导致非常严重的医疗事故。

  ,麻黄碱的毒副作用十分明显。如果用药过量,易引起精神兴奋、失眠、不安、神经过敏、震颤等症状。

  更重要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颁布的《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中,麻黄碱被列为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4]。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将单位剂量超过30mg的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转为处方药进行管理。

  如果孩子能及早及时用中药截断病势,就可能避免2次额外的CT检查,包括后续的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等”,但在其推荐的

  所以,文章作者关于“避免非必要的CT检查”的建议,同样是错误且不负责任的。

  让人感到不安的是,这样一篇误导性极强,潜在危害极大的文章,截止目前,阅读量已超过10万,点赞过千。

  最后,我想说的是,除非是具有专业资质的网络问诊平台,医学科普应限于传播知识、阐述原理,而不是针对某种疾病或症状,提出具体的诊疗方案或医学建议。

  作为普通读者,出于对自己及家人的责任心,请勿在具有专业资质的网络问诊平台之外,获取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