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2022年江苏省高性能纤维院士专家论坛在扬举办
添加时间: 2024-05-20 07:21:59   作者: 资讯动态

  6月11日上午,2022年江苏省高性能纤维院士专家论坛在仪征举办。国内相关领域的院士专家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交流发言,探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的新趋势、构建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平台、解决新材料重点发展领域和“卡脖子”技术,加快高性能纤维国产化进程。全省近40家新材料相关重点企业、产业园区和研究院所的代表出席论坛。

  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分别通过视频方式作报告,回顾我国高性能纤维发展历史,展望芳纶产业下游应用水平及未来发展趋势路径。值得一提的是,两位院士高度肯定了我市中化高性能纤维材料有限公司研发对位芳纶的成果,鼓励中化高纤以创新驱动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努力进入全球芳纶供应商的第一梯队。

  芳纶是世界三大高性能纤维之一,具有强度高、耐高温、耐酸碱、重量轻等诸多优异性能。一根看上去又轻又软的芳纶丝线,强度却是普通钢丝的六到七倍。我国第一个空间站“天宫一号”的天线、太阳翼等零部件就使用了芳纶,增强减重作用。过去,其生产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2020年10月,中化高纤一期建设的5000吨对位芳纶项目投产,一举打破国外垄断。

  中化高纤2019年在仪征成立,肩负着中化国际和扬农集团向新材料行业进军的“排头兵”重任。自一期项目投产以来,中化高纤生产的对位芳纶已替代传统帘子布使用在高端轮胎领域。经测试,改用对位芳纶后,轮胎不但抗刺性更好,而且重量减轻15%。

  中化高纤董事长宋数宾介绍,对位芳纶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电子通信、轻量化材料、绿色环保、人体防护、海洋开发等领域。根据资本预算,在2025年前,中化高纤将完成年产15000吨对位芳纶项目的建设。

  新材料产业是国家基础性和支柱性战略产业。据悉,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规上新材料生产企业255家,2021年开票销售983.3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开票销售总量的16.6%。去年,我市新材料产业开票销售逼近千亿元,一批骨干企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引擎”作用:

  ——江苏新扬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持的“全复合材料飞机大部件的材料研发设计制造一体化技术及应用”项目获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21年实现开票销售同比增长77.1%;

  ——江苏扬农锦湖化工有限公司是国内环氧树脂生产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2021年开票销售同比大幅度增长98.5%;

  ——扬州市秦邮特种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重点发展高端特色产品,与相关科研机构和专业高校联合开发洁净钢、市场短缺钢,2021年实现开票销售同比增长33.1%。

  市工信局局长王庆伟介绍,“十三五”以来,我市新材料产业体系一直在优化,初步形成以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先进钢铁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和复合材料为主体的新材料产业体系。

  论坛上,来自东华大学、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浙江工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围绕芳纶纤维发展的新趋势、绿色制造、绿色应用等内容作主题报告,中化高纤分享了企业的自主创新发展之路,江苏(昆山)金发科技新材料公司分享了绿色工厂的创建经验。

  王庆伟介绍,新材料产业有了产业链主干,就能“开枝散叶”。在疫情防控不放松、“智改数转”如火如荼、精准招商持续发力的大背景下,通过论坛邀请政产学研等环节的主体共聚一堂,希望彰显中化高纤对位芳纶等产业链主干产品的优势,发挥政府引导、资本带动、科研转化、企业创新的合力,精准招引关联项目,打造优势互补、分工协作、融合发展的产业新格局。

  今年1-5月,全市255家规上新材料企业开票销售达504亿元,同比增长10.6%。另外,一批新材料项目建设正快马加鞭,为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积蓄新动能:

  ——虹石新材料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建设48万吨/年VAE乳液及10万吨/年VAEP可分散胶粉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销售45亿元,年新增税收2亿元;

  ——中化ABS改性材料项目,一期规划建设2.4万吨/年改性ABS材料项目,总投资约2.8亿元,已完成现场施工及设施安装,正进行设备调试,预计6月底试生产;

  ——仪征化纤300万吨PTA项目,总投资55.08亿元,主装置基础全面完成施工,均质池主体完成建设,正推进总罐区、厌氧反应区土建交付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