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庆主城 宜居宜业
添加时间: 2024-03-11 18:14:22   作者: 建筑胶水 白胶 万能胶

  笔者从刚刚闭幕的顺庆区“两会”上获悉,《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坚定不移抓主城、提品质,坚持规划引领、建管并重,大力实施主城更新“十大行动”,推动中心主城更加宜居宜业。这为顺庆区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近日,笔者踏访顺庆城区,访商圈、看项目,目之所及,是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烟火气,是属于城市的温度与诗意。除了基建配套、高楼大厦,车来人往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更是一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3月1日晚,浪漫烟花瀑布游园会在西巷文化商业街盛大启幕,漫天的“金色瀑布”烟花如九天银河倾洒落地,绚丽的光束直冲云霄,营造出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璀璨的烟花和绚丽的灯光不仅点亮了夜空,更点亮了城市“夜经济”。美食摊前的游客熙熙攘攘,奶茶、烤串、臭豆腐、炒板栗……琳琅满目的风味小吃让人目不暇接,摊主们一边麻利地做着美食,一边吆喝揽客。

  “快来尝一尝我家的烤串,味道特别好!”一边吆喝一边烤串的商户小龚十分卖力,“今天到西巷来玩的人很多,生意十分火爆。我现在在家门口自主创业,希望以后经常有这样的活动,让西巷的人气持续火爆。”

  在一家烧烤摊前,来自遂宁市的钟先生带着两个孩子一边吃着烧烤一边欣赏烟花。“绚烂的烟火非常震撼、非常壮观,这一趟真是不虚此行。”他说。

  在顺庆区1227夜市同样也是一派热闹景象。夜市的道路两侧挂满了灯笼和彩灯,显得既喜气又热闹,百米长的街道集聚了多家高品质、多业态、风格化的商铺,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前来拍照打卡、品尝美食。行走在夜市里,商品琳琅满目,小吃香味扑鼻,让人垂涎三尺。

  “相比以前,现在的夜市要热闹得多,提供的游玩项目和活动也慢慢变得丰富,大人、小孩都喜欢。”市民朱女士带着孩子在摊位上画石膏娃娃。她经常和家人一起逛夜市,常常能淘到一些实惠好用的小物件回家。

  随着更多夜市、夜景等项目的实施,顺庆区文化旅游业态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旅游“夜经济”和游客“夜消费”潜力得到充分释放,广大游客和市民多元化、品质化的旅游和生活需求也得到更好满足。

  “今年,我们将千方百计扩内需、促消费,有序开展‘消费促进年’活动,稳定扩大‘批零住餐’等传统消费,围绕西巷文化商业街、1227购物广场、白土坝商圈等消费聚集区,积极培育‘夜食’‘夜饮’‘夜游’‘夜购’等多元化夜生活,点燃‘夜经济’新引擎。”顺庆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住着舒适,生活便捷。”这是市民对城市生活的本真诉求,也是多元需求下,考评城市宜居指数的重要内容。城市商圈作为城市商业的重要载体,是提升消费品质、改善消费体验、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平台,在满足人民日渐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月6日上午,笔者在得益时代广场提升改造项目建设现场看到,机械轰鸣声不绝于耳,广场上原有的大部分地砖已被清理,上百名实施工程人员分布在各个作业面加紧施工。

  “目前我们已完成幕墙、天幕主体、广场商业盒子的施工,正在进行室内基础装修、地下室管网地平和广场绿化铺装,预计3月底完成广场和外立面施工。”施工方项目执行经理谭新说,为加快施工进度,施工单位加班加点,上足人力和机械,材料提前组织到位,倒排工期、顺排工序,力争将该项目建设成优质工程、标杆工程。

  “此外,我们还将在广场外增设港湾式落客区,对地下停车库进行全面改造,全力满足广场和三公街片区停车需求。”谭新说,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打造宜居宜业优质生活圈、时尚消费圈。

  一座城市既要有高楼大厦、宽阔马路,也要注重“留白增绿”,拓展绿色公共空间。绿道建设,不仅对改善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西山风景绿道作为一份厚植城市自然人文环境、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的“绿色大礼包”,自项目正式启动建设以来就备受关注。3月6日,笔者了解到,该绿道已基本完成道路硬化施工,不久将与大家见面。

  走进西山绿道施工现场,只见集跑步道、自行车道、漫步道于一体的绿道游径系统已成型,干净整洁的路面蜿蜒盘旋。慢行在绿道中,大片的绿色闯进眼里,耳边是鸟儿欢快的歌声,不时有微风吹拂在脸上,好不惬意。“在这里既能赏绿树红花,又能登高望远,非常不错。”市民张先生对绿道建设赞不绝口,表示绿道建设很有特点,能让市民更亲近自然。

  “目前整个道路已完成了硬化施工,后续就是建造景观台等附属设施。”西山风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市民可从城区沿西山绿道行至山顶,俯瞰南充主城区,如画城市美景将尽收眼底。

  据了解,今年顺庆区将按照“打通断点、完善功能、提升品质”总体要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施西山风景区改造项目。西山绿道项目总长6.5公里,借用原有道路和原规划的森林防火通道,进行功能配套的补充及路面分色,形成可环绕开汉楼景区的绿道,并与西河边市政绿道系统相连。

  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加舒心、更有归属感,是城市管理的重要标尺。顺庆区不断健全城市管理机制,持续加强市容市貌、园林绿化、空间立面等管理维护,以“高标准、精细化、常态化”的管理要求,切实维护城区市容秩序,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日前,位于顺庆区玉带路北侧西河桥旁的垃圾中转站升级改造完毕。“换装”后的垃圾转运站焕然一新,不仅颜值大幅提升,服务功能也更加优化。

  玉带路垃圾中转站占地面积4733平方米,长期以来承担着顺庆区大量生活垃圾的处理任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转站垃圾外溢、蚊蝇孳生、设施老化、技术滞后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垃圾处理效率和环境质量,对周边居民的生活也造成了一定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顺庆区委、区政府决定对该中转站做全面改造升级。

  经过升级改造后的垃圾中转站,不仅解决了“臭、污、脏、堵”四方面的难题,还增强了环保性能,降低运行成本,垃圾清运更高效。

  “在设备方面,我们引入了更先进的整体式移动水平压缩站,提升了稳定性和前端收集车适应性;环保方面,采用封闭设计和污水储存系统,有效改善了工作环境;布局方面,由横向改为纵向,提高了垃圾处置效率和灵活性,优化了除臭效果。”南充中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的人介绍。

  玉带路垃圾中转站的升级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综合效能和环保水平,还改善了周边的人居环境质量。“这个中转站以前破破旧旧,现在干净整洁了,看着心里也敞亮了。”周围居民们表示,改造后的垃圾中转站“颜值”大幅度的提高,噪音和异味也明显减少,他们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

  这只是顺庆区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的一个缩影。如今,走在大街小巷,各式各样的环卫清洁车辆、四色垃圾桶等,保障了城市道路的卫生;公共厕所数量持续增加,公厕内设施齐全、干净整洁;休闲纳凉的“口袋公园”、强身健体的体育设施、赏心悦目的绿化景观随处可见……顺庆城市环境发生着喜人的变化。

  近年来,顺庆区用绣花功夫一直在改进城市管理工作,优化设施功能,改善容貌品质,保障城市运行,推动城市管理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用心用情用力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让城市更有颜值、更有气质、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