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谋发展 砥砺奋进写华章
添加时间: 2024-03-10 14:52:41   作者: 建筑防水材料 填缝剂

  时序更替,华章日新。2022年,建水县临安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2亿元,为年预算数的268.12%。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亿元,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42158元、19877元。

  这是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也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去年,该镇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勠力同心、迎难而上,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道路四通八达、产业生机盎然、农家小院窗明几净……初夏时节,走进临安镇狗街村,呈现眼前的是一幅村庄和美、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狗街村只是该镇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该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去年,在疫情和经济下降带来的压力加大的大背景下,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该镇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和“五个振兴”要求,在“保就业、促增收、兜牢底”方面持续用劲,累计完成小额信贷71户351万元;组织外出务工31792人,调整新纳低收入群体167户218人,实施专项救助9户5.3万元。截至去年年底,全镇家庭人均收入低于1万元的农户降至47户112人,实现90%以上脱贫户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

  同时,该镇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做好产业项目引领、基础设施保障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累计投资500余万元完成狗街村粮食蔬菜区产业路,罗卜甸养鱼塘村洋葱、黄姜产业路和幸福村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项目,不断夯实乡村振兴根基,使农业有奔头、农村有看头、农民有盼头。

  随着乡村振兴的全方面推进,该镇发生了华丽嬗变,乡村面貌更加靓丽,民生福祉更加丰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产业兴则乡村兴。该镇从始至终坚持“产业兴镇”不动摇,全力推动一产提质扩面、二产寻求突破、三产健康发展,打造城乡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引擎。

  围绕打造“一县一业”“一村一品”,该镇新增蓝莓种植667亩累计2327亩,种植烤烟2400亩收购6500担产值960万元,种植中药材3694亩。莲藕、葡萄、蓝莓等种植规模持续壮大,产值不断的提高,呈产业集群化发展。全镇实现粮食种植培养面积99510亩,总产49462吨;水果种植培养面积16997亩,产量14440吨;蔬菜种植培养面积54003亩,产量95018吨;鸡、猪、牛等规模养殖户达171户;全年出栏大牲畜18.6万头,家禽193.1万羽,全镇肉类总产1.95万吨,禽蛋总产1.1万吨;水产养殖面积1280.9亩,总产量1266吨,总产值1319万元。种植养殖规模、产量均居全县前三。

  在全力保障县级工业项目落地建设和满产达产的基础上,该镇投资3000万元的云南誉鑫矿业开发有限公司钛矿洗选厂建成使用。同时,持续强化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和国家推长办反馈沙拉河黑臭水体等环境污染问题整改力度,推进共创环保、正业环保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加速70余家豆腐作坊推广使用新型燃料进度,督促10余家洗选厂、石膏粉厂等公司进行定期安全、环保检查。

  紧扣省委推进滇南最美乡愁之旅和州委对建水石屏“一湖两城”的发展定位,以做特临安古城特色小镇、做美村庄、做优产业为突破口,该镇积极地推进乡村旅游,建水古城至团山村旅游线路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辖区内临安府署、贝山陶庄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临安古城主题特色街区上榜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热情参加紫陶产业链的各项工作,辖区内紫陶生产销售企业和个体商户达1600余户,从业人员3万余人,有效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1万余人。

  该镇是建水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近年来,该镇在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大局中展现出新作为。

  该镇举全镇之力做好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和复审工作,累计投入500万元做好背街小巷、重点小区环境、飞线整治、基础设施提升和氛围营造工作;配合推进临安古城保护与城市品质提升工作,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组,全力配合做好古城智慧消防、不协调风貌建筑拆除和老旧小区改造,竭力配合推进临安新区、高铁新城建设,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创建省级初审。

  进一步推进建个元高速公路遗留问题解决,顺利完成青云小学、青龙三级路土地征收工作,在垃圾焚烧发电、中农仓·滇南国际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广慈路打通、沙拉河治理、美丽大道、建水石屏大型灌区和黑龙潭提水等项目中积极作为,作出贡献。完成中央、省环保督察和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针对泸江河、沙拉河污染问题,投资40.28万元开展清河行动19次,投资22.46万元与第三方保洁公司签订河道保洁合同,实现辖内泸江河、沙拉河、南庄河25公里河道的长效保洁管理,初步达到水面无漂浮物,水中无障碍物,岸堤无垃圾的“三无”目标,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显著。

  该镇坚持以城市更新行动和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为抓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全力推进城乡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住有所居、居有所安。该镇稳步实施2022年西湖、陈官、红庙、永善等2500户棚户区改造,5个标段主体部分已动工855户,完工542户,累计完成投资1503.45万元。城镇建设快速推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同时,全力配合古城智慧消防、传统风貌保护与恢复、沙拉河治理等重点项目建设,实施西林、广池宫两个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完成青云小学建设土地征收,推进石屏灌区(青云支沟)、建水县蓝莓示范园建设项目一期(黑龙潭提水)2个项目约500亩临时用地征收工作,逐步提升城镇建设品质。开展绿美临安行动,聚力推进绿美城市、绿美社区、绿美乡村和绿美道路建设,结合“巩卫创文”,以村有规划、院有绿化、墙有文化、夜有亮化、新村特色化、老村整洁化“六化同构”为抓手,投资4200万元完成中所、回龙、狗街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项目,组织4万余人开展11轮大扫除,清理建筑、生活垃圾6000余吨。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成254座卫生户厕、4座卫生公厕新建、改造。投入24.6万元,聘请第三方持续对晋思线线(临安段)等公路沿线进行常态化保洁。

  完成第一批干部规划家乡6个村实用性规划编制,第二批6个村顺利通过县级审核,被评为省级绿美乡镇,狗街中新寨村、回龙大回龙村分别被评为省、州绿美村庄。崇正、朝阳楼、崇文、东林社区、狗街庄户村、中所沙沟村顺利通过省、州文明单位、文明村复审;北山、梨园社区成功申报第十三批州级文明单位。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该镇精准施策发力,出实招求实效,切实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下大力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

  投资2700万元启动泸江河5座机械闸自动化改造工程,投资150余万元完成冯家阿朋寨、红庙苏家营、罗卜甸明哨、两岔河、铜厂坡村人畜饮水巩固提升、管网改造工程;投资500万元的天华山水厂连通工程顺利竣工,解决了陈官、干河等8个自然村饮水安全问题。累计投资1160万元推进西湖至果白农场三级公路、新寨村委会烧锅寨进村公路等9条乡村公路的新修、提质改建,总里程13公里,完成养马户村危桥拆除重建。严格落实民生政策,全年发放各类民政、残联等惠民资金2039.89万元。投资50余万元推进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投资110万余元建成临安镇就业和服务保障中心。促进教育全面均衡发展,逐渐完备办学条件,投入2464.65万元完成新建、改造工程12项。临安中心校、建水五中、青云中学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在抓实基层治理中,该镇充分调动广大村(社区)干部、基层党员、志愿者担任网格员,“多网合一”的治理模式初步形成,东林社区上榜“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崇正社区被授予2021年度“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北山社区“社情民意气象站”受到省、州高度肯定。全年围绕矿山安全、交通安全、校园安全、食品安全和消防安全等13个方面开展专项排查,发现并督促处理问题78项;持续开展扫黑除恶、“扫黄打非”、打击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46件,办结146件,办结率100%,排查各类矛盾纠纷522起,成功调解501起,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如今,该镇呈现出经济稳步健康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