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焦点热话香港要成为内地与全球规则对接的“黏合剂”陈瑞娟
添加时间: 2024-03-10 14:48:58   作者: 行业新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针对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点工作给出政策清单,因此备受各界关注。报告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体现了国家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报告也强调要“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特别是财政货币政策,以及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一些新变化,香港要重点关注,并及时出台配套措施。

  首先,报告强调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提出今年及今后几年将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国家重大战略等方面,明确要继续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特别国债今年将先发行1万亿元人民币,约占年度国内生产总值的0.8%。这是国家“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重要举措,对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内需也具备极其重大促进作用。

  其次在货币政策方面,除继续强调保持稳健外,还提出要灵活适度与精准有效相结合,要盘活货币存量,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合理充裕的流动性,将为民营经济和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有力支持。同时,报告明确要全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等。这与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一脉相承,要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支持重大战略和领域。

  第三,报告提出要打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品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显示中央的政策既关注当下,也放眼未来。报告表示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加快新兴起的产业发展,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的新赛道。产业升级和培育需要有远见的规划,也需要一个平稳健康的长期资金市场。报告提出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点项目,让民间投资“进得来、能发展、有作为”,强调要依法监管,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规划、项目、监管需要齐头并进,实现“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的良性投资体系。

  香港正积极地推进“八大中心”建设。国家的这些规划为香港提供了新的巨大机遇。目前,香港在与内地各领域相互连通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果。只有围绕国家发展的策略和产业规划,坚持服务国家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助力国家发展来思考香港的未来,香港才能巩固联通内地与全球市场的门户枢纽地位,在产业链中占有一席之地。

  去年,行政长官李家超率团访问了多个中东和东南亚国家,显示了特区政府拓展合作网络的布局,并已取得积极成果。例如,亚洲首隻沙特ETF(交易所买卖基金)去年11月在港交所挂牌,投资的人能直接在香港市场通过ETF交易沙特股市指数成份股。这只ETF既为沙特长期资金市场提供了更丰富的资产金额来源,也加强了香港长期资金市场的全球连接性,强化了香港在“一带一路”金融相互连通中的重要性。

  香港还要加快出台和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促进与新兴市场的合作。例如,对服务于新兴市场合作的金融和专业服务,可给予特定的税收优惠,鼓励更多相关企业和人才落户香港。

  长期以来,香港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未来,这样一些方面仍然是香港服务国家建设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领域。当前,规则、管理和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正成为中国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内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要“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香港要在更多领域快速推进与内地的规则和机制衔接,进而成为内地与全球规则对接的“黏合剂”。

  以内地和香港签署的CEPA为例。香港可依托CEPA投资内地的便利,出台更便利的金融和公司管理制度,吸引更加多全球资金来港设立公司,借由香港投资内地。在服务贸易方面,目前内地与香港通过CEPA已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未来可进一步缩减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例如,内地的工程和技术咨询、农牧业商务服务等领域,可考虑放宽对香港专业服务机构的限制。

  背靠内地庞大市场是香港的天然优势,“一国两制”更为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提供了最佳的制度安排。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对接国家战略,香港大有可为,将继续在国家对外开放格局中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