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河长说河】守护瀛洲绿水清波打造中兴水秀家园
添加时间: 2024-01-21 10:13:38   作者: 行业新闻

  中兴镇水系发达、河网密布,自2017年全区开展河长制以来,我镇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充分的发挥群众力量,采用“河长管河+村民治河+全民护河”的水生态治理模式,全面落实“河长制”,努力构建水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让美丽之水荡漾在中兴百姓的心田。

  一水护田将绿绕,河长治河从严来。一方面各级河长坚持守水有责,严格实施河长巡河制度。目前全镇共有镇村级河长24名,民间河长志愿者600余名,通过充分的发挥镇村级河长的带头示范作用,明确工作职责,严格队伍管理,逐步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向“有实”和“有效”转变。同时充分的发挥生态养护员的作用,实行每日巡查监管制度,严格执行河道管理保护的监督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治水工作成效。在河长制执行过程中,我们探索实施“四包三严”的河道管理工作机制,即:各级河长和民间河长志愿者在巡河过程中要履行“包片、包河、包段、包责”的工作职责和落实“严管理、严执行、严处理”的工作要求,实施河道分段责任治理,在河道内设置醒目河长公示牌,帮助建好河道“户口本”,精确开展水环境治理。另一方面,镇村级河长把巡河工作和大调研工作相结合,不断的提高河道治理水平。在巡河过程中,各级河长在做好河岸巡查、监督工作的同时,走村入户开展村民自治和爱河护河宣传,鼓励周边居民提供治水工作不到位的线索以及反映治水管理不当的情况,借助群众的力量实施监督,同时定期对居民进行治水工作的情况反馈,让群众感受到河长治水工作的严谨与务实,充分调动群众爱河护河的积极性,让村民群众逐步实现从“一旁看”到“一块干”的转变。

  一水护田将绿绕,河道整治全覆盖。始终坚守生态底线,让河道养护管理更规范,实现河道整治专项工作全方面覆盖。结合“迎花博、治五棚”专项行动,并依托镇级河道市场化养护和村民自治,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清坡护岸”专项整治行动,今年以来,累计拆除或迁移河道管理范围内的鸡鸭棚舍180多处,打通阻水坝51只,取缔地笼等300多条。聚焦消黑除劣工作任务,对河道普查后剩余的劣五类河道制定一河一策开展专项整治,确保全面消除黑臭及劣五类水体,保持水质总体稳定。同时,开展镇村级河道水质提升工程,在镇级河道试点开展水生植物种植,在提升景观效果的同时确保水质稳定达标;在部分村级河道开展生态河道建设,有明确的目的性改造沿岸水生态环境,分别从河道清淤、绿化提升、沿岸建设、日常养护、污水处理等一系列工程开展,今年将完成35条生态河道建设,打通61条断头河,巩固消除除劣成效,逐步提升河道水质,恢复全镇河道的自然“原貌”,让儿时记忆中的岸净坡绿水清鱼儿游的美好画面逐渐回归。对全镇所有的工业和商贸业企业污水处理设备进行逐一排查,定期对周边水质进行仔细的检测,对不合格的污水处理企业与工厂进行整改,确保污水排放处理对沿岸水生态环境不造成污染。另外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推广绿色农药和有机肥,严控农药化肥使用量。

  一水护田将绿绕,全民参与送情来。利用村民自治和民间河长志愿者开展全民动员,多平台宣传,提升群众对治水工作的认知度与参与度。一方面坚持“以民治水,为民所用”的原则,开展“线上+线下”的立体式信息化宣传。线个爱河护水宣传阵地,发放爱水护河宣传手册与宣传横幅、海报等,为群众提供讲解和科普,深化群众生态环保意识。线上,则是利用微信公众号和各村的村民小组微信宣传群,发布爱水护河信息及河道问题发现等情况的内容信息,让村民能快速、有效地获取治水工作的第一手信息,并开展对各级河长的监督和不良行为的举报。另一方面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探索村级河道村民自治新模式。红星村乡村振兴示范点的打造,不但提升了区域内的环境面貌,也带来了大量的客流和垂钓爱好者,周边村民也萌发了利用周边河道打造野钓基地的想法。在村委会的引导之下,村民自发组建了管委会,统筹协调野钓基地的日常管理事务,并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兴镇红星村野钓赛,取得了良好的反响。野钓基地的收益将由管委会统一分配,用于垂钓基地日常的经营维护和定期分红。此外,在村民自治过程中,鼓励周边村民参与治水,定期公布治水管理优秀家庭,对较差的家庭进行教育,做到有奖有罚,实现双向带动、互相监督的良好局面。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河长制在中兴镇的成功实践,带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相信通过中兴人精心呵护这方“水”土,定能走出了一条“丹青水镇”的发展之路。